上海的两朵“云”指的是公共云的智能算力和专有云的知识库,它们被认为是抓住了大模型竞争的“命门”。大模型训练依赖海量参数加上巨量算力,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出高性能的大模型。将大模型放在云端服务器上训练,仅需为算力消耗付费,成了多数中小AI企业的最佳选择,云计算正成为AI产业的“新基建”。上海积累了一批头部的算力和数据平台,如上海数据港、云赛智联、优刻得等,这些平台为AI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算力支持和相关解决方案。上海的MiniMax大模型从上架腾讯云到启动训练仅需1天,云端训练还能将大模型数据损耗压缩至6%,GPU芯片的利用率提升40%,研发成本削减30%。此外,AI应用也离不开专有云知识库。知识库通常是企业或垂直行业经过逻辑关联处理过的数据,储存在本地部署的专有云上,是大模型各类应用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上药控股打通药学专业知识库和DeepSeek-R1及混元大模型,为药师和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建议;上海瑞金医院依托腾讯云的医学知识图谱优势,其发布的医学大模型已在十余个头部临床科室落地。上海通过提前布局公共云的智能算力和专有云的知识库,力争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7年,上海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