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镇远,无人机飞防作业已成为护航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广泛应用于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具体情况如下:作业范围广泛:镇远县的无人机飞防作业覆盖多个乡镇。如镇远县供销社组织的飞防作业涵盖全县12个乡镇,对油菜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面积达6800余亩次。助力水稻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镇远县多个乡镇都会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例如江古镇在洞尾坝区、寿斗坝区、山背凤形坝区等地同步开展无人机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业,共喷洒农药2000余亩。青溪镇也组织了无人机为鸡鸣、关口、后山、甘溪等村的水稻秧苗施肥、喷药,作业面积累计达2000余亩。涌溪乡则在芽溪村等区域开展无人机水稻“飞防”作业,完成了500余亩稻田的管护。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飞防技术能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一台无人机每天可作业200多亩,是人工效率的10倍以上。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达到农药减量增效,实现环境友好,有效避免人工喷药时出现的漏喷、重喷现象,能为水稻等农作物穿上“防护衣”,增强植株抵抗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助力粮食安全。政府大力支持:镇远县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在金堡镇冽洞村等地免费为农户提供无人机打药、施肥服务。此外,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还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并通过线上方式发布病虫害防治措施,做好天气预警与农时安排,强化田间管理,为无人机飞防作业提供有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