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25年7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0.1%,连续9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尽管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仓储行业新订单增速放缓,但大宗商品仓储业务需求却逆势回升,特别是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升幅明显。以下是具体分析:回升原因: 政策因素:破除“内卷式”竞争等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起到了引导提振作用,促使相关企业经营环境改善,业务活动增加,进而带动了仓储需求的上升。同时,持续提振消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也为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有利于仓储业务需求的增长。 需求拉动:基建投资的持续发力以及制造业的补库需求,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了托底作用。例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制造业企业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也会增加原材料库存,从而使得这些大宗商品的仓储需求相应增加。相关影响: 对仓储企业:需求回升使得仓储企业的业务量增加,设施利用率提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如2025年2月受大宗商品仓储需求旺盛影响,仓储设施利用率指数达52.5%,达到三个月来新高。同时,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更加乐观,会更积极地进行业务布局和规划,如可能会加大对仓储设施的投入、优化仓储管理等。 对大宗商品市场:仓储需求的增加是大宗商品市场活跃度提高的一个体现,有利于稳定大宗商品的价格,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预期较好,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未来趋势:随着雨季结束,在政策持续发力以及经济继续向好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需求有望延续回暖态势,大宗商品仓储业务需求也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推动仓储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