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投资、人文等多领域往来密切,合作成果丰硕。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发展合作,双方在政策、经贸、科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中国东盟往来与合作现状贸易投资往来密切:2024年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额接近1万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额累计突破4500亿美元。截至2025年7月,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达4800亿美元。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双方携手打造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进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合作,铁路、桥梁、港口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活动蓬勃开展,人员往来更加便捷。2025年1至8月,中国内地居民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超252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 深化区域发展合作的措施加强战略对接与政策沟通:中方愿以2026年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为契机,同东盟继续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强市场对接,提升设施“硬联通”和规则“软联通”水平。例如,在广西凭祥口岸,通过建设智慧口岸,出入境车辆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提升了双边贸易的便利化程度。推动新兴产业合作:双方积极挖掘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合作潜力,本届东博会首次创设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华为、阿里云、奇安信和科大讯飞等近200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初创团队集中亮相,还将举办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国际合作发布倡议及研究报告。增进人文交流互鉴:中方愿同东盟深化文化、旅游、青年、媒体等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化,继续实施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举办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圆桌对话会,实施更多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