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烂尾车”是指因车企经营困境如资金链断裂、破产等,导致车辆交付后缺乏持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瘫痪、配件短缺等问题的新能源汽车。近十年倒闭的新能源车企已涉及数百万名车主,给车主们带来了诸多困扰。以下是相关情况介绍:质保体系崩塌,车主维修无门:车企在停工停产后,全国各地的授权维修网点相继关闭,虽然在部分地区车主还能找到维修网点,但所有维保项目均需自费。例如,哪吒汽车在2025年6月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超过40万名车主面临质保失效、配件难寻的问题。今年9月,多名哪吒汽车车主还收到了车联网终止服务短信通知,购车时承诺的终身或5年免费通用5G流量无法使用,远程遥控、车机娱乐等车联网功能也随之失效。维修成本高昂且风险重重:新能源车企倒闭后,汽修厂不再存在被告的风险,不少汽修店承接了维修业务,但汽修店水平参差不齐,费用也不透明,车主没有议价空间,维修成本高昂。比如哪吒汽车车主刘山的车还在质保期内,但维修只能自掏腰包,当地汽修店仅拆开电池查看问题不修就要收1000元,最终他找到外地汽修店,历经拖车、查询问题后才把车修好,花费4000元。车辆残值暴跌,保险续保艰难:烂尾车二手车残值不足20%,且因缺乏维保记录,保险公司将其列为高风险车型,部分险企拒绝承保商业险,车主面临“无险可保”的境地。例如极越车主蒋鸣就遇到了保险公司拒绝续保的问题。车主自救与行业应对:面对困境,车主们自发组织互助群,分享维修经验和配件信息,甚至众筹破解车机系统。行业层面也在探索应对措施,如建立“售后保障基金”,推动第三方维修市场发展等。例如重庆已引入博世与宁德时代的联合维修站,提供新能源汽车综合维修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