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产品相关动态备受关注,一边是iPhone 17系列因机身磨损问题引发热议,苹果官方已作出回应;另一边是iPhone 16系列价格大幅下调,吸引众多果粉抢购,具体情况如下: iPhone 17磨损争议与苹果回应9月28日消息,iPhone 17开卖后,绿屏、WiFi断流、机身划痕等问题接踵而至,其中机身划痕问题反馈最为集中,甚至有用户称其为“史上最娇气iPhone”,部分用户表示新机使用几小时就出现划痕,线下门店展出的iPhone 17 Pro样机背部磨损也十分明显,MagSafe区域尤为突出。针对这一争议,苹果官方作出回应,称这些痕迹并非刮伤,而是部分门店磨损严重的MagSafe充电器导致的材料转移,只需清理即可去除。苹果方面还补充,该现象并非iPhone 17系列独有,部分iPhone 16样机也存在类似情况,并且苹果将对门店进行相应改善以解决展示机磨损问题,同时强调外界过度夸大了iPhone 17的一些问题。不过,专业拆解机构iFixit指出,iPhone 17 Pro相机模组边角过于锐利,不利于阳极氧化表面处理,若采用更缓和的曲线、避免锐角,可有效降低类似问题发生概率。此外,iPhone 17 Pro机身材质由钛金属换为一体式铝合金,其莫氏硬度仅为2.5-3,硬度较低,日常接触钥匙等硬度较高物品时,容易产生划痕,且蓝色机身表面阳极氧化着色层较薄,划痕出现后对比更明显。 iPhone 16价格走低及抢购热潮随着iPhone 17系列的推出,iPhone 16系列价格持续走低,引发果粉抢购热潮。其价格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市场竞争压力: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凭借创新功能和合理价格,不断抢占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苹果为应对竞争、稳住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iPhone 16价格。产品创新不足:iPhone 16虽有部分升级,但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变化不显著,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影像、续航、交互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苹果只能通过降价弥补创新短板,吸引消费者。渠道竞争影响:电商平台发展迅速,拼多多等平台的百亿补贴等低价策略,冲击了苹果的定价体系,为挽回定价权、适应市场变化,苹果主动降价参与价格战。供应链成本优化:苹果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合作降低生产成本,为iPhone 16降价提供了空间,在维持利润空间的同时,降低售价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价格下降后,iPhone 16的性价比大幅提升,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入手。此前数据显示,iPhone 16系列国内首周销量为69.8万台,而随着价格下调,其销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