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余承东不再担任车BU董事长 聚焦终端与鸿蒙智行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4-5 06: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为管理层近日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BU)进行了重要调整,余承东不再担任车BU董事长一职,转而专注于消费者BG(业务集团)和鸿蒙智行(HarmonyOS Smart Solution)的发展。这一变动反映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战略聚焦与资源重组,以下是关键信息解读:



  调整的核心内容
余承东新角色:  
  余承东未来将集中精力领导华为消费者BG(包括手机、平板、PC等终端业务)和鸿蒙智行(华为面向全场景智能生态的操作系统及解决方案)。这两大板块是华为当前营收的核心,也是应对美国制裁后业务转型的重点。
  
车BU管理层变动:  
  车BU董事长职务由华为资深高管接任(具体人选未官方公布),未来可能更侧重与车企的深度合作及技术落地。余承东仍保留华为终端BG CEO职位,表明其仍参与车BU相关决策。



  调整背后的战略意图
资源聚焦:  
  华为面临终端业务复苏(如手机重回市场)和鸿蒙生态扩张(鸿蒙Next、原生应用开发)的关键阶段,需余承东的精力向高优先级领域倾斜。车BU已从技术研发进入商业化阶段,需更侧重合作落地。

车BU定位调整:  
  华为多次强调“不造车”,而是通过HI(Huawei Inside)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如问界、智界)赋能车企。此次调整可能进一步明确车BU作为技术供应商的角色,减少与车企的潜在竞争顾虑。

应对市场竞争:  
  鸿蒙智行需加速布局以应对小米、荣耀等厂商的生态竞争,而车BU需更灵活地与长安、赛力斯等伙伴合作,分权管理可提升效率。



  对华为车BU业务的影响
短期稳定性:  
  车BU已合作的品牌(如AITO问界、Luxeed智界)将继续推进,技术研发(ADS 0、鸿蒙车机)不受影响,但长期战略可能更倾向开放合作。

长期方向:  
  华为可能强化车BU作为“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定位,通过分拆或引入更多外部投资(如此前与长安的合作)降低运营风险。



  余承东的下一步
终端业务挑战:  
  华为手机需在芯片限制下维持高端市场地位,同时推动鸿蒙生态突破(2024年是鸿蒙原生应用关键年)。

鸿蒙智行扩张:  
  该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汽车、穿戴等多场景,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的核心,余承东的领导将加速跨设备协同与AI整合。



总结
此次调整标志着华为对智能汽车业务的策略从“高举高打”转向“务实合作”,同时确保核心资源向终端与鸿蒙生态集中。余承东的角色变化凸显华为在外部压力下的业务优先级排序,车BU的未来发展或将更依赖合作伙伴而非独立引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2 04:54 , Processed in 0.1288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