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保价”9000元损坏只赔500元的情况确实存在,这是因为保价并不等同于100%理赔。具体原因如下:定损规则不完善:快递业运输物品范围广、服务场景多,目前对保价物品的定损规则尚不完善。确定物品损失程度和价值涉及原始价值、折旧、部分功能灭失等多种因素,不同品类物品情况又各不相同,缺乏细化的定损标准,导致实际理赔时难以精准确定赔偿金额。举证困难:举证定损是消费者和快递公司出现纠纷时的焦点问题,其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环节多,监控调取难。消费者需提供能证明物品价值和损失情况的有效凭证,如发票、合同等,若无法提供,快递公司可能会结合市场价值和第三方机构意见评估损失价值,从而影响赔偿金额。保价条款属于格式条款:保价条款是快递公司预先制定的格式条款,部分快递公司未对其中的免责、限责条款尽到提示说明义务,或者条款设置不明晰,导致消费者对保价服务产生误解,认为保价金额就等于能获得的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若快递公司未履行提示说明义务,消费者可申请法院撤销或认定该条款无效。快递公司为控制成本:快递行业整体还处于劳动密集型同质化低价发展阶段,若大幅提高保价费用来确保足额赔付,可能会流失客户;若通过再保险制度解决问题,又会直接增加寄件费用,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寄件人也不愿承担。因此,快递公司在赔偿时可能会尽量控制赔偿金额,以平衡成本与收益。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消费者在寄递贵重物品时,应按实际价值选择保价服务,仔细阅读保价条款,妥善保存能证明物品价值的凭证。若遇到不合理赔偿,可与快递公司协商,或向相关部门投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